下列对化学学科认知的叙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化学发展史 | B | 化学反应类型 |
① 侯德榜发明了 “ 联合制碱法 ”② 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③ 原子 --- 分子论的创立和应用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 ① 化合反应的特征为 “ 多变一 ”② 复分解反应一定无元素化合价变化 ③ | ||
C | 物质合成与应用 | D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① 青铜( Cu 一 Sn )是合成材料 ② 中和反应原理可用于改良酸(碱)性土壤 ③ 合成橡胶制作轮胎时加入炭黑以增强其耐磨性 | ①O 2 具有可燃性 --- 化学性质 ② 金镶玉过程 ---- 物理变化 ③CH 4 为无色易燃气体 --- 物理性质 |
A . A B . B C . C D . D
A
【详解】 A 、 ① 侯德榜发明了 “ 联合制碱法 ” ,为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正确;
② 张青莲教授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正确;
③ 原子 - 分子论的创立和应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正确。
符合题意;
B 、 ① 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特征为 “ 多变一 ” ,正确;
②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正确;
③ 该反应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不符合题意;
C 、 ① 青铜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②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故中和反应原理可用于改良酸(碱)性土壤,正确;
③ 合成橡胶制作轮胎时加入炭黑,可以增强其耐磨性,正确。
不符合题意;
D 、 ① 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错误;
② 金镶玉过程,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正确;
③ 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甲烷为无色气体属于物理性质,易燃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名称 | 化学式 | 性质 | 注意事项 |
尿素 | CO(NH2)2 | 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易溶 于水,含氮量不超过46.7%, 肥效高且持久,对土壤无 不良影响 |
—— |
碳酸氢铵 | NH4HCO3 |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 时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 高,分解越快,在土壤中不 残留有害杂质,含氮量低于 17.7% |
防分解,贮存和运输时 都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 晒,施肥后掩盖或立即 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 混合使用 |
硝酸铵 | NH4NO3 |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高温 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含 氮量低于35%,对土壤无不 良影响 |
不要与易燃物质或碱性 物质混合在一起,结块 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
硫酸铵 | (NH4)2SO4 |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常温 下性质稳定,不宜长期大量 使用,否则会使土壤酸化、 板结硬化 |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
氨水 | NH3·H2O | 氨气的水溶液,易挥发,显碱性 | 运愉、扩存、使用时要 防挥发 |
所含元素种类少,但营养元素含量大 | 常含有多种营养元素,但营养元素含量较少 |
一般易溶于水,易被农作物吸收,肥效较快 | 一般较难溶于水,经腐熟后逐步转化为可溶于水、能被作物吸收的物质,肥效慢但肥期较长 |
便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 | 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
长期使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使果蔬、谷物含有超量化肥,影响人体健康;化肥还会造成水体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 能改良土壤结构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有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瓶无色液体,仅知道是稀盐酸、食盐水、NaOH稀溶液和酚酞试液。现要求甲、乙、丙、丁四位学生进行鉴别,且每人只鉴别两瓶溶液。实验成绩评定标准为:鉴别两瓶溶液都正确得满分,只有一瓶正确可以及格。四位学生的鉴别结果与老师的评价如下:
学生序号 | 鉴别结果 | 老师评价 |
甲 | ③号为食盐水 ④号为稀盐酸 |
四位学生都及格,
但是没有一位得满分
乙
①号为稀盐酸 ④号为NaOH稀溶液
丙
②号为稀盐酸 ④号为酚酞试液
丁
②号为NaOH稀溶液 ③号为稀盐酸
下列鉴别结果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号为NaOH稀溶液 B.②号为食盐水
C
.③号为稀盐酸 D.④号为酚酞试液
下图是“×××钙片商品标签图”
×××儿童咀嚼片 |
(60片装)
[
[
规格]2.5g/片,每片中含碳酸钙≥1.24g,维生素D 100l.U.[
食用方法]嚼食,每天一片[
功效]补钙根据标签内容信息,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结果精确到0.1)
(1) 主要成分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每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 小红同学为测定其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她取出4片钙片,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40.0g。称量烧杯中剩余物为47.8g(不含烧杯质量,假定钙片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试计算: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
②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③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