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4-04-08 02:28:28
重要复习方法 依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和今年考纲的若干变化,强化双基、主干知识、核心内容:①明确双基的载体作用;②难度适中;③更加重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应用;在第一轮复习教学中重视知识的覆盖面,防止学生有明显的知识缺漏。一般来说,按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分成四个知识板块进行。 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复习,应注重对重要概念和原理进行反复咀嚼,仔细品味,揭示其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一些易混的概念,例如:分子和原子、单质和纯净物、化合物和混合物、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酸碱性和酸碱度等。这些概念往往都是学生在考试中的丢分点。所以,在复习中应对这些概念仔细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在具体情境中加强对概念和原理的灵活运用。 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考试卷中分值最高,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能充分体现考纲新精神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复习中除根据各物质相互关系形成知识网络进行归纳外,还应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特别是诸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新材料新能源开发等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像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水污染、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研制可降解塑料的目的。还有,通过燃烧条件,分析火灾事故中的失火原因,从而找出消除火灾隐患的方法。通过研究灭火原理,学会一些简单的灭火方法以及一些常用的安全自救常识。 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复习中应明确实验考查要求,掌握大纲中规定的实验: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②掌握使用仪器、实验操作的技能;③学会用实验方法鉴别常见气体,常见的酸、碱、盐等;④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⑤会解释结论,得出结论;⑥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等。重点复习实验探究,如影响食盐溶解速率因素的探究;鸡蛋壳、牙膏、岩石等相关成分的探究;辨别黄金饰品的真假等。同时,也要关注家庭小实验,阅读选做实验。 近几年来中考中的计算题难度都不大,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外,更侧重于对化学相关知识的考查,更体现出化学的学科特点。同时,要注意对比去年与今年考纲在考查要求上的差别。为此,在化学计算的复习中,除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题型外,还应该注意有关溶解度定义理解的简单计算也属于考查内容。 在第一轮的复习中除进行必要的知识归纳外,还要结合各知识版块的特点,对一些常见题型进行归纳解析,探究规律。例如:信息给予题、开放性试题、评价型试题、规律型试题、数据分析题。归纳分析各类题型的特点,思维策略和解题方法,并围绕各种题型,有针对性地反复练习,从而达到开拓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之能力。 模拟考试查缺补漏综合测试训练思维 经过系统复习,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有了相应的提高,必要地模拟考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把所学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如实反映出来的实际锻炼,同时也得到一个发现弱点,及时查缺补漏的机会。同时,还要加强“理化合卷测试”的模拟训练,使学生适应学科间试题转换时解题思路的及时变换,迅速转换角色,防止单一思维持续过长,以正常的心态投入考试,提高临场发挥能力。(此复习指导为教师个人教学经验,仅供考生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