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10-11 19:51:52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 质量(g) | 2 | 1 | 16 | 16 |
反应后的 质量(g) | 17 | m | 6 | 11 |
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Z与 W的质量比为2 :3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6 :1
第二个部分为填空题,26题~33题。这些题目是真正拉开分数的题目,特别是推断题和探究实验题。总观近几年的期末试卷,虽然每年考察的内容不一样,但总结起来,一般考察形式如下:
第26题,化学与生活;第27题,考察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8题,燃烧和灭火;29题,金属,此题难度一般在最后一问,特别是流程图型题,要求学生判断剩余固体的成分,滤液的成分,考察学生对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
还有水的净化,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题目也是常出现的内容了,希望各位考生注意!
第30题,是推断题,每年不变。推断题是化学特有的题型,很多同学比较怵这种题,但是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多总结“题眼”,搞定这类题没有问题。题眼也就是我们说的,比如物质的颜色,反应条件和物质之间反应的规律等。
从第31题开始,31题,32题,33题是三道实验题,分别是基础计算题,考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收集方式,仪器的名称等。第32题,是一道小的综合实验题,6分;第33题,是衡量一张试卷好坏的标准,为实验探究题。总结有如下类型的题目。
1.探究空气的组成成分
2.探究催化剂。比如,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做实验探究题一定要记住下面三句话
a.实验目的是灵魂;
b.猜想和结论是一致的,结论是猜想的肯定;
c.设计方案步骤与题目的步骤在语言描述上一致,不能自己编写。
3.探究燃烧条件
4.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这类题目要注意凡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都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5.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主要考察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
6.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第三个部分,第34题,第35题为计算题。第34题为基础计算题,3分,注意规范步骤拿全分不难。第35题是综合计算题,对于计算不好或者平时练习量不足的同学来说,失分严重。总结第35题,一共分为两类:
a.化学式的计算,化学与生活中元素结合的一类题目,例如求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b.混合物在溶液中的反应,要求学生从表格中提取信息,求质量。例如求碳酸钙样品的质量分数。这样的题目要两点:一是要分析出谁完全反应了,完全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才能用来做计算;第二“没气找气”,利用反应前后的差量得到产生气体的质量,用来做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