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 图表、标签、信息、创新题
中考命题规律
1.考点扫描
考点名称 | 考点热度 |
(1)利用标签的信息解题 | ☆☆☆ |
(2)信息迁移题 | ☆☆☆ |
(3)利用图象、表格数据、微观模型进行解题 | ☆☆☆☆ |
(4)情境和考查方式比较新颖的题 | ☆☆☆ |
2.命题趋势分析
(1)本专题以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和计算题为主,分值在6~12分之间。
(2)预计2013年考查的内容是利用表格、图象、标签提供的信息进行计算,微观模拟图形表示物质间反应时的情况,利用新情景提供信息进行解题。
知识梳理与归纳
【基础知识梳理】
图表、标签型试题是以图象、图片、统计图、表格、标签、模型等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或相似的数据或信息,并借助数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通过阅读、筛选,提取图表、标签中的有用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一、图象型图象题是以图象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直观的曲线表示出来。把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耍弄清楚纵、横坐标的意义、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解题关键是理解透图象的起点、终点、转折点的含义。
二、表格型表格类问题主要是考查考生识表获取信息的能力,突出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是从表中数据里分析、筛选、计算出有价值的数据。
三、标签型解答标签题关键要从标签中分析出与解题有关的信息。
四、信息给予题信息给予题大多数是由题干和若干问题两部分组成,其中题于是提供新信息,给出一系列解题所要的条件、知识、启发性提示等,要求考生现场阅读题干,发现本质,寻找规律,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解答信息给予题时,应该注意:
(1)要认真审题,获取信息;
(2)要结合提出的问题,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要从给予信息中概括出新知识新方法;
(4)要充分发挥联想,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

(1)X的化学式为____。
(2)生石灰可以由____(填名称)高温煅烧而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少量的____(写化学式);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E,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稀____溶液。
(4)滤液C可加入反应池循环再利用,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和防止____。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知识。生石灰与水(X)反应生成熟石灰(A),生石灰可以由碳酸钙(或者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物质)高温煅烧制得;熟石灰与纯碱反应生成NaOH和CaC03沉淀,由于A过量,滤液B中有少量Ca(OH)z,故结晶得到的固体烧碱中也有Ca(OH)2。
【答案】(1) H20
(2)碳酸钙(或石灰石、大理石、或贝壳,合理均可)

(3)蒸发浓缩Ca(OH)2 硼酸(或食醋)溶液(4)污染环境(合理均可)
【方法总结】解答信息给予题时要求考生现场阅读题干,发现本质,寻找规律,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2l( 2011,江苏南充)向下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乙物质溶液至过量,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如图曲线描述的是( )
序号 | 甲 | 乙 |
A | 铜锌的混合物粉末 | 稀盐酸 |
B | 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 氯化钡溶液 |
c | 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 碳酸钠溶液 |
D | 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解析】本题属于图象题,A项,铜锌的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稀盐酸,锌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B项,盐酸和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