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中考 沈阳名师为您支招

初中化学 COOCO.因你而专业
套卷教案课件下载new 试题搜索答案
初中数学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备课网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图解

冲刺中考 沈阳名师为您支招

公主 侯英超

发布日期:2013-03-02 09:44:47

冲刺中考 沈阳名师为您支招







公主 侯英超

发布日期:2013-03-02 17:44:05


本周六开始,沈阳即进入了中考时间。最后一周的复习十分关键。可有的考生已经开始觉得自己什么都看过了,没心思再复习;有的考生则由于太过紧张,慌了手脚,觉得什么都没掌握好,却不知从何看起。

  今日,沈阳市中考教研基地134中学的各科名师为考生们支支招,帮考生顺利冲刺中考。同时,名师们还为考生精心总结了“答题锦囊”,帮助考生们了解必要的答题技巧,避免丢掉不该丢的分。

  语文

  模拟情境体会“采点给分”

  复习秘籍

  1.回归文本,加强识记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每个考生必须做到了然于胸。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

  平时默写经常出错的字要时时温故。

  2.形成表格,击破薄弱环节

  复习阶段中的模拟试卷和综合试卷可以进行失分点的归纳并形成表格。对于不同试卷中失分次数较多的同一知识点,可以重新请教老师或同学,同时多做和这一知识点有关的练习,达到对其熟练掌握和运用。

  3.模拟情境,掌握得分技巧

  按照中考的时间安排,在相应的时间段里做一份往年中考卷。在与标准答案核对中体会“采点给分”的评分方法,掌握分步答题的技巧,熟悉中考题型。

  4.积累素材,表达真情实感

  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生活化”方向发展。积累一些关注自己、感恩、理解他人、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等方面的素材。写作时让文章体现出真挚感情,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答题锦囊

  1.认真审题,对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圈点。

  2.试题的设置,往往是由易到难,题目间常有一定的联系,前一个题目往往对后一个题目的回答有所启发。

  3.要学会把答案分成若干个小点,用比较明确的方式标示出来,便于阅卷老师批改,同时也会使你的卷面悦目清晰。特别现在是网上阅卷,这点更值得注意。

  4.作文写作时首先要筛选信息,鲜明立意,确定“为什么写”;然后知道“用什么写”,要善于化大为小,小中见大;最后考虑“该怎么写”,发挥个人优势,进行个性写作。

  5.注意书写,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

  沈阳市一三四中学语文教师 陈有伟

 
公主 侯英超

发布日期:2013-03-02 17:44:16


数学

  最后一周别再“死抠”难题

  复习秘籍

  1.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综合运用。例如函数图象与不等式相联系的题目。

  2.找出知识上的漏点。及时补上,不能抱着侥幸心理。

  3.看教材中重点例题、重点题目,练习过试卷中的错题。总结一下各种题型,解题方法。

  4.对于老师反复强调的问题一定要做到透彻、扎实、熟练。例如分类讨论、逆推、面积的解题方法。

  5.不要做难题、偏题、怪题。其实,中考真正的难题并不多,并不如平时练习时所出的题目那样难,如果把这一周宝贵的时间花在并不能产生很大效益的难题上,不仅不会使自己发挥正常,反而会因为总是解不出难题而导致自信心下降,最终影响考场发挥。

  答题锦囊

  1.总览全卷 区分难易

  拿到试卷后,通览一下全卷。一看有无印刷问题;二是看题量多少;三是选出熟悉题、容易题,准备先作答;四是浏览到自己容易出错和易忽略的细节时在草稿上记下题号。

  2.科学审题 稳扎稳打

  审题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逐字逐句推敲题意,同时划出关键词和易忽略的信息,有图形的试题要把题中的条件一一标注在图上。

  3.调整心态 由易到难

  考试开始后,按照考题序号,先从内容掌握较好、题型结构比较熟悉、解题思路比较清晰的简单题目入手。遇到难题,要敢于暂时“放弃”,不要浪费太多时间,等把会做的题目解答完后,再回头集中精力解决它。

  4.规范答题 步步为营

  答题要做到书写清晰,数学符号运用恰当,格式规范,运算、推理过程要有理有据,要提高一次成功的效率。草稿纸书写要有规划,便于回头检查。

  沈阳市一三四中学数学教师曲振宇

 
公主 侯英超

发布日期:2013-03-02 17:44:27


英语

  分类整理错题 弥补知识漏洞

  复习秘籍

  1.中考英语词汇范围是《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中1600词汇,要在最后一周中浏览已背过的单词,巩固词汇量。

  2.分类整理错题,集中最后的时间和精力弥补知识上漏洞较多的语法项目或不熟练掌握的题型,使总体成绩得到提升。

  3.回归基础,梳理知识结构,形成英语学科的知识链。以做基础题为主,在中考前至少做沈阳市历年中考题一套,保持迎考的状态。

  答题锦囊

  1.考前一周,进行自我听力训练,每天两套,要达到看清题目,听懂对话中的内容,捕捉关键信息,对所涉及的细节迅速、准确地做好记录。

  2.单项选择:读好句干和四个选项,充分理解、比较和排除,再进行清晰的判断。

  3.完形填空:(1)把握文章的主旨。通读原文,了解文章大意,熟悉语境,初步理解整篇文章;(2)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词进行分析处理;(3)注意整体理解,重视意义填空;(4)注意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要在上下文语境中正确理解词义并准确运用;(5)从常识、逻辑推理的角度考虑;(6)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根据语感选择答案。

  4.综合阅读:(1)在填入一个适当的单词时注意时态、单复数要求,多阅读前几个句子,充分理解再进行填写;(2)要很好地审题,看填写的是反义词、近(同)义词还是反义词、近(同)义词组;(3)翻译的短语或句式要逐一翻译,不能漏信息,注意时态、语态、和单复数的变化;(4)在应答改写题时要注意句式的结构、搭配、被动语态、简单句与复合句的转换。

  5.书面表达:(1)审试题:是否要补全标题,是否能针对试卷给出相应的档次;(2)圈要点:防止书写信息的遗漏;(3)篇幅饱满,字体工整,按要点进行分段;(4)草稿写成后,多阅读,纠错,语感要符合常规阅读习惯;(5)要在作文中写出高级的词汇、句式、并有谚语点缀。

  沈阳市一三四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徐文军

 
公主 侯英超

发布日期:2013-03-02 17:44:37


 物理

  教材和笔记的知识点要了然于胸

  复习秘籍

  在临近中考的最后几天里,考生再大量做模拟题意义已经不大。应该以回归教材和笔记为主。

  中考试题无论怎么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根本的物理知识点是不变的。教材和课堂笔记中就有对物理知识最完善的归纳和总结。如果考生能够重新认真把教材和笔记阅读一遍,就会在构建了知识框架,梳理了知识点的同时,发现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点都已经很好的掌握,从而树立和提高了对中考的自信心。

  答题锦囊

  在答题过程中,必须要做到细致审题。选择题要看清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单选题尽量使用排除法作答。填空题最忌看一句答一空。一定要在读完整道题并充分理解出题人意图后再答题。作图题往往一题多问,可以用波浪线、双实线等不同符号在题干上标记出来,加以区分,才能不丢问,不丢分。

  对于简答题,绝对不能“简答”,答题时,除了写出必要的物理知识点作为“题眼”外,还应该围绕知识点把物理事件说清楚。在答计算题时,要注意一些必要的等式。

  实验题,因为有很多物理实验很相似,历年来看不准题目答错题的考生也比比皆是,所以答题前一定要看清题干上的探究实验名称。作答时,要注意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实验操作步骤的严谨性,尽量不要留下被扣分的机会。

  沈阳市一三四中学物理教师王文彧

 
公主 侯英超

发布日期:2013-03-02 17:44:47


化学

  热点事件和话题要关注

  复习秘籍

  1.强化基础: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必须加强练习,不能丢分。

  要浏览以前所有学过的知识点(册)和总结、试卷、习题集册、错题集。特别关注仪器名称、化学现象、化学用语、实验现象、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等,像这些地方都是容易得分的突破口。

  2.模拟训练:调整状态,模拟中考,是为了保持清醒的头脑,练习要特别讲求效率,题量不要太大,题型要具有典型性,巩固强化,对症练习。宜巧练,不宜多练。

  3.关注热点:社会热点很多都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如低碳、节能减排等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的毒胶囊、神舟九号、PM2.5、皮革奶、面粉增白剂、保鲜剂等问题,高层住宅的保温层、防火层等安全问题,以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

  答题锦囊

  牢记口号“慢做会,求全对,抓住中等题,一分不浪费,向规范书写要分数”。

  1.选择题:要看清是选“正确”或“不正确”;选“是”或“不是”;选“一定”或“不一定”。

  2.填空题:要看清小括号内的要求,是让写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物质名称,物质俗称,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要分清,不能误答。

  3.实验题、探究题、简答题、推断题要求思维高度集中,思路要严密,每一个步骤要记牢,搞清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形成一个整体思路。

  4.文字叙述要严密:做实验探究题时要认真阅读,注意题给信息,文字的字样,少量、足量、适量、过量;有无现象,沉淀、气泡,沉淀的颜色,白色、蓝色等;溶液的颜色,浅绿色、棕黄色、蓝色等,要先取样再操作,描述变化时要“….变为….”。

  5.不要写错别字:如“石蕊”写成“石芯”、“饱和”写成“饱合”等;写错了要划清楚,改清楚,不要“越描越黑”。

  沈阳市一三四中学高级化学教师苏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