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将结束,最有紧迫感的莫过于初三和高三的学生,他们将为中考和高考进行“备战”。2月16日、17日,记者通过两天的采访,了解到新学期初三和高三学生的学习进度,以及一些老师给出的学习建议。
新学期开学,初三学生将进入初中的最后一个关键学期。此时,学生该如何平稳有效地度过这一关键学期呢?记者采访了首府一些经验丰富的初中老师和曾经经历过这一关键时期的学生,用他们的经验和经历,给大家做一参考。开学继续上新课
新学期开学,首府初三学生的各门学科还在进行新课,至少一个多月后,才逐步进入复习中。
“初三最后一学期其实很紧张。”乌市十中初三年级主任雷芸说,这一学期,学生不仅要学习新课,还要进行复习以及最后冲刺,新课结束大概会在3月底至4月初。因为中考复习、模拟考试是各校自行安排,所以有的学校会在新课结束后安排两轮复习,有的学校要进行三轮复习。
雷芸表示,在上新课时学生一定要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不能浮躁。“初三新课还是挺关键的,有时候老师在讲新课时涉及以前学过的知识,就会顺带将之前的知识进行复习梳理”。
而乌市七十四中教学副校长潘磊表示,在上新课时,有余力的学生还是要腾出时间先梳理一下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这样以便于后面的复习。“我打算先把初三的基础知识梳理完,再梳理初一初二的基础知识。”乌市十中初三(2)班学生萧雅说,等把这些知识梳理完,他们的新课也将结束,然后自己再跟着老师梳理一遍基础知识,这样会更扎实一些。复习要“长计划短安排”
据了解,一般新课结束后,大部分学校老师会带着学生复习三轮。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大概要用一个多月时间,主抓基础知识;第二轮是专项复习;第三轮则再次回归课本。
兵团二中初三年级主任陶德萍表示,初三的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将要经历三个阶段:查遗、补漏和综合模拟。查遗阶段主要进行知识梳理,从每一科中找出知识漏洞;补漏阶段则侧重对未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复习;综合模拟就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个学期初三学生肯定会感觉压力大,这时候学生一是要适度减压,按照老师安排的复习步骤走,应该能做到"稳中有升";二要理性看待自己的模拟考试成绩,不要因为模拟考试出现失误就自暴自弃。”陶德萍说。
而潘磊表示,目前的初三学生,要做到“长计划短安排”。长计划是指中考,这是考生的最终目标;短安排则要细化到每一堂课,对自己的实际水平要做到心中有数,才会对自己有信心。
采访中乌市八中高一 (8)班学生李婷作为一个“过来人”,建议学弟学妹们快速建立一个错题本,“首先,把学校发的卷子订好分类;其次,自己做的习题要用红笔批改过来,错题要及时改正,用红笔较醒目;再有,散卷子最好用分页夹夹好;最后,中考前总复习的卷子要着重留好”。李婷说,虽然这个方法比较老套,但很管用。高考
从2月17日开始,首府高三学生已经陆续开学,开始进入到第二轮的复习。而高考的二轮复习,担负着承前启后、巩固提高的重任,学生们的成绩在此时将逐渐拉开差距。更正一模错误 进入二轮复习
“大家都说一模看功夫,二模看水平,三模看士气。我一模的成绩不是很理想,现在进入二轮复习,我心里更没底了。”进入高三第二学期,乌市六十八中高三学生章杰还没有完全进入二轮复习的状态中。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章杰如此,首府不少高三学生进入新学期都会有这种感觉。
乌市八中高三年级主任文代萍说,其实一模考试中很多学生是在不该失分的地方丢了分,“客观题上失分说明基础知识不扎实,这需要学生私下里赶紧补习基础知识,否则二轮复习时学生会感到跟不上趟。”文代萍说,高考第二轮复习前后的跨度非常大,老师会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复习,这需要考生首先回顾一轮复习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找到进行提前准备,抓住复习的主动权。
文代萍说,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复习紧跟老师 忌单打独斗 “进入二轮复习,有的学生开始脱离群体,请一对一家教在家复习。”文代萍说,此时切忌单打独斗,因为高三复习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二轮复习质量的高低,所以每个同学都应该保证上课时的精神饱满,跟着老师的复习计划同步进行。另外,要根据《考试说明》和《试题分析》来梳理知识,确保没有知识盲点。二轮复习阶段,各种各样的测验、考试将比较频繁,很多同学总会下意识地将测验或考试的成绩与自己的学习水平、近期的复习效果乃至将来的高考成绩等一系列问题挂起钩来,一旦成绩有所起伏,便对自己产生怀疑,增添许多心理压力。
其实一次两次的成绩并不能决定什么,要学会调整心态,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目前考试情况不理想,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也是好事,正好借此机会将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