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封存是实现 “ 碳中和 ” 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 CO 2 在水等溶剂中的溶解性来吸收 CO 2 。某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活动一】探究 CO 2 在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情况
相同条件下,该小组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 CO 2 (如图 1 ),待收集 100mLCO 2 后,移出导管,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 CO 2 体积。重复实验,所测数据平均值如下表:
时间 /h | 0 | 0.5 | 6 | 12 | 24 | 48 |
排水法时 CO 2 体积 /mL | 100 | 98.5 | 85.5 | 77 | 66 | 59 |
排食盐水法时 CO 2 体积 /mL | 100 | 99 | 93 | 90.5 | 89 | 88 |
(1) 图 1 发生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反应类型是 ______ 。
(2) 由上表数据分析:
① 能用排水法收集 CO 2 的理由是 ______ 。
② 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 CO 2 更多的是 ______ (填 “ 水 ” 或 “ 食盐水 ” )。
(3) 海洋封存 CO 2 可能带来的危害是 ______ (写出 1 点即可)。
【活动二】探究植物油隔离对 CO 2 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影响
(4) 小方设计并完成以下对照实验: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 100mLCO 2 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一个量筒内注入少量植物油,使 CO 2 与水被植物油隔开( CO 2 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 CO 2 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2 。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活动三】深度探究【活动二】中 CO 2 的溶解情况
(5)① 小松用图 3 表示无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气体中存在的 CO 2 分子的微观示意图。请参照图 3 的表示方式,在图 4 方框中画出有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植物油和水中存在的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______ (植物油分子用 表示)。
② 为检验有植物油隔离时 CO 2 是否会进入水中,请设计实验方案: ______ 。
(1) CaCO 3 +2HCl = CaCl 2 +H 2 O+CO 2 ↑ 复分解反应
(2)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速度远小于二氧化碳逸出的速度 水
(3) 改变海水的 pH ,危害海洋生物健康
(4) 植物油可以减缓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5) 取量筒内的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如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进入水中
【详解】( 1 )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 2 ) ① 由表中数据可知,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速度较慢。 48h 才溶解了 41mL ,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速度远小于二氧化碳逸出的速度。
②48h 时,水中剩余二氧化碳 59mL ,食盐水中剩余二氧化碳 88mL ,说明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 CO 2 更多的是水。
( 3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可能带来的危害是改变海水的 pH ,危害海洋生物健康。
( 4 )比较相同时间内二氧化碳的体积,有植物油的二氧化碳减少的较慢。结合探究的问题 “ 探究植物油隔离对 CO 2 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影响 ” 所以可以得出植物油可以减缓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
( 5 )分子在不断运动,从活动二可知,二氧化碳分子会进入水中和油中。植物油中会有油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水中会有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则图表示为 。
② 检验有植物油隔离时 CO 2 是否会进入水中,则检验水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呈酸性,所以可以取量筒内的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如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进入水中。
名称 | 化学式 | 性质 | 注意事项 |
尿素 | CO(NH2)2 | 白色或淡黄色晶体,易溶 于水,含氮量不超过46.7%, 肥效高且持久,对土壤无 不良影响 |
—— |
碳酸氢铵 | NH4HCO3 |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受潮 时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 高,分解越快,在土壤中不 残留有害杂质,含氮量低于 17.7% |
防分解,贮存和运输时 都要密封.不要受潮或暴 晒,施肥后掩盖或立即 灌溉,不要与碱性物质 混合使用 |
硝酸铵 | NH4NO3 |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高温 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含 氮量低于35%,对土壤无不 良影响 |
不要与易燃物质或碱性 物质混合在一起,结块 时,不要用铁锤砸碎 |
硫酸铵 | (NH4)2SO4 |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常温 下性质稳定,不宜长期大量 使用,否则会使土壤酸化、 板结硬化 |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不宜长期大量使用 |
氨水 | NH3·H2O | 氨气的水溶液,易挥发,显碱性 | 运愉、扩存、使用时要 防挥发 |
所含元素种类少,但营养元素含量大 | 常含有多种营养元素,但营养元素含量较少 |
一般易溶于水,易被农作物吸收,肥效较快 | 一般较难溶于水,经腐熟后逐步转化为可溶于水、能被作物吸收的物质,肥效慢但肥期较长 |
便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 | 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
长期使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使果蔬、谷物含有超量化肥,影响人体健康;化肥还会造成水体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 能改良土壤结构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有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瓶无色液体,仅知道是稀盐酸、食盐水、NaOH稀溶液和酚酞试液。现要求甲、乙、丙、丁四位学生进行鉴别,且每人只鉴别两瓶溶液。实验成绩评定标准为:鉴别两瓶溶液都正确得满分,只有一瓶正确可以及格。四位学生的鉴别结果与老师的评价如下:
学生序号 | 鉴别结果 | 老师评价 |
甲 | ③号为食盐水 ④号为稀盐酸 |
四位学生都及格,
但是没有一位得满分
乙
①号为稀盐酸 ④号为NaOH稀溶液
丙
②号为稀盐酸 ④号为酚酞试液
丁
②号为NaOH稀溶液 ③号为稀盐酸
下列鉴别结果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号为NaOH稀溶液 B.②号为食盐水
C
.③号为稀盐酸 D.④号为酚酞试液
下图是“×××钙片商品标签图”
×××儿童咀嚼片 |
(60片装)
[
[
规格]2.5g/片,每片中含碳酸钙≥1.24g,维生素D 100l.U.[
食用方法]嚼食,每天一片[
功效]补钙根据标签内容信息,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结果精确到0.1)
(1) 主要成分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每片中至少含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 小红同学为测定其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她取出4片钙片,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40.0g。称量烧杯中剩余物为47.8g(不含烧杯质量,假定钙片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试计算: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_;
②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③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