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九上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
金刚石、石墨和C60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90
更新时间:2022-10-25
纠错
1.

如图是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 的溶解度比 B

B 时把 50gA 放入 10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C .将 A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将 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人小关系是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金刚石、石墨和C60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D

【分析】由图可知, 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 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详解】 A .由图可知, 50℃ 时, A 的溶解度比 B 大, 20℃ 时, B 的溶解度比 A 大,则未注明温度,无法比较 A B 的溶解度,故 A 错误;

B .由图可知, 50℃ 时, A 的溶解度是 50g ,则将 50ga 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25g+50g=75g ,则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2∶3 ,故 B 错误;

C .由图可知, A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将 A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故 C 错误;

D 50℃ A B C 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是 A B C ,所以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B C ,温度降温到 20℃ 时, A B 仍为饱和溶液,且 B 的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都大于 C 物质 50℃ 时的溶解度,所以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 A C ,故 D 正确;

故选 D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氢气还原氧化铜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定义

氧化铜自身具有氧化性,我们可以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灼热的氧化铜可以和氢气(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铜+X(氧化物)。

◎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知识扩展

a)原理:H2 + CuOCu + H2O。
b)装置:

c)现象:试管中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试管口有液滴出现。
d)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防止水分流入试管底部。
②先通氢气,排净小试管内的空气后再加热。
③黑色氧化铜全部转变为红色铜后,先移开酒精灯,继续
通氢气,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方可移去导气管,停止通气。

◎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特性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原理 H2+CuOH2O+Cu
装置
步骤 ①先通氢气(直到盛氧化铜的试管内充满纯净的氢气)
②后点燃洒精灯加热
③先熄灭洒精灯停止加热(当出现明显的实验现象后)
④后停止通氢气(等试管冷却后再停止) 简单记忆为“氢气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现象 ①黑色氧化铜变成光亮红色
②试管口处有小水珠
注意事项 ①通氢气的导管必须伸入试管底部,保证与氧化铜充分反应
②必须先通氢气后加热,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
③停止加热后必须等试竹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否则铜可能会重新被氧化

实验总结顺口溜:

氢气验纯试管倾
先通氢气后点灯
黑色变红水珠出
熄灭灯后再停氢
◎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教学目标
1、了解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联系实验过程中有关操作步骤对结果的影响。
2、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操作步骤的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知道
课时要求:60
考试频率:选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金刚石、石墨和C60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范丽萍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