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 ( 均不含结晶水 ) 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要从甲物质饱和溶液中获取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B . t 2 ℃ 时,将 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可以形成 80 克溶液
C .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将温度控制 t 1 ℃
D . t 1 ℃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 > 甲 = 丙
B
【详解】 A 、如图所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因此要从甲物质饱和溶液中获取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选项正确;
B 、 t 2 ℃ 时,甲的溶解度是 30g ,说明该温度下 100g 水中最多溶解饱和 30g 甲,则将 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会有 15g 甲未溶解,可以形成 65g 溶液,选项错误;
C 、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说明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图像 t 1 ℃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此时溶解度相等,故应将温度控制 t 1 ℃ ,选项正确;
D 、 t 1 ℃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点,乙在最上面,甲和丙重合,则大小关系为:乙 > 甲 = 丙,选项正确;
故选: B 。
溶液的概念: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a)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b)溶液的组成:
(1)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2)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判断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形成的溶液,一般习惯将固体或气体看
做溶质,液体作为溶剂。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把量多的看做溶剂,量少的看
做溶质。其他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时,无论水量的多少,水都是溶剂。判断出溶液中的溶质和
溶剂后,溶液的命名为“溶质的溶剂溶液”
c)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一样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
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溶质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