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金刚石: Au B . 60 个碳原子: C 60
C . 2 个氢氧根离子: 2HO — D . 3 个甲烷分子: 3CH 4
D
【详解】 A 、金刚石是碳单质,化学式为 C ,选项错误;
B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60 个碳原子表示为: 60C ,选项错误;
C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 1 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 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 2OH - ,选项错误;
D 、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3 个甲烷分子表示为: 3CH 4 ,选项正确。
故选 D 。
氧化铜自身具有氧化性,我们可以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灼热的氧化铜可以和氢气(H2)、碳(C)、一氧化碳(CO)等具有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铜+X(氧化物)。
a)原理:H2 + CuOCu + H2O。
b)装置:
c)现象:试管中黑色粉末变成亮红色,试管口有液滴出现。
d)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防止水分流入试管底部。
②先通氢气,排净小试管内的空气后再加热。
③黑色氧化铜全部转变为红色铜后,先移开酒精灯,继续
通氢气,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方可移去导气管,停止通气。
原理 | H2+CuO![]() |
装置 | ![]() |
步骤 | ①先通氢气(直到盛氧化铜的试管内充满纯净的氢气) ②后点燃洒精灯加热 ③先熄灭洒精灯停止加热(当出现明显的实验现象后) ④后停止通氢气(等试管冷却后再停止) 简单记忆为“氢气早来晚走,酒精灯迟到早退” |
现象 | ①黑色氧化铜变成光亮红色 ②试管口处有小水珠 |
注意事项 | ①通氢气的导管必须伸入试管底部,保证与氧化铜充分反应 ②必须先通氢气后加热,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 ③停止加热后必须等试竹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否则铜可能会重新被氧化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