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九上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10
更新时间:2019-08-08
纠错
1.

氮化镁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无机化合物,它可用于制备高硬度、高热导、抗腐蚀、抗磨损和耐高温的其它元素的氮化物,制备特殊的陶瓷材料等.某兴趣小组用镁与氮气反应制备氮化镁(Mg3N2),并用实验方法测定氮化镁的纯度.

资料一:氮化镁是浅黄色粉末,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氨气;

资料二:(NH42SO4+2NaNO22N2+Na2SO4+4H2O,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资料三:饱和硫酸亚铁溶液能吸收部分氧气;

资料四:在常温下或温度不高的条件下镁几乎与水不反应.

【制备氮化镁】制备氮化镁的装备示意图如图1

1)仪器a的名称是  b的名称是 

2D装置的作用是  G装置的作用是  ;能否将CD装置对调  (填“能”或“否”);

3)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5)进行实验时先进行  (选择“A”或“E”)处加热,理由是  

6A处加热片刻后,应移去酒精灯,理由是  

【测定氮化镁的含量】

7)定性测定:

步骤一、取少量氮化镁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试管口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步骤二、弃去上层清液,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沉淀全溶且冒气泡.

检验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方法是 

写步骤二中产生气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定量测定:按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

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取氮化镁样品16克进行实验,I装置增重3.4克,求该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 

导致该样品中氮化镁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可能原因是.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题
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分析】1)由图中仪器结构可知,a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解答;

2)装置内含有氧气、反应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氮的氧化物,装置C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D干燥氮气,防止对E装置反应的影响;

CD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

3)装置E中氮气与镁反应生成二氮化三镁;

4)利用装置内气体热胀冷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5)根据进行实验时先进行A处加热,为了排尽空气解答;

6)根据该反应放出大量热(节约能源)解答;

7)根据氮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与氨气,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据此设计证明有氮化镁生成;若Mg有剩余,将上述反应后的上清液去掉,加入盐酸,有气泡生成,说明有Mg剩余解答;

8

根据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充分反应,防倒吸解答;

根据I装置增重3.4克为氨气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分析解答;

根据致该样品中氮化镁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可能原因是产生的氨气未能全部被吸收解答.

【解答】解:(1)由图中仪器结构可知,a为分液漏斗、b为圆底烧瓶;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水蒸气(干燥氮气);G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E装置;D干燥氮气,除去水蒸气,防止对E装置反应的影响;CD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故CD不能对调,

3)装置E中氮气与镁反应生成二氮化三镁,反应方程式为:3Mg+N2Mg3N2

4)利用装置内气体热胀冷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5)进行实验时先进行A加热,理由是排尽空气;

6)该反应放出大量热(节约能源);

7)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

弃去上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反应的方程式:Mg+2HClMgCl2+H2

8

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充分反应,防倒吸;

设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为x

Mg3N2+6H2O3MgOH2+2NH3

100                                        34       

x                                         3.4g       

   

x10g

该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100%62.5%

致该样品中氮化镁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可能原因是产生的氨气未能全部被吸收.

答案:

1)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2)吸收水蒸气(干燥氮气); 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E装置; 否;

33Mg+N2Mg3N2

4)用酒精灯微热烧瓶,若G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冷却后G处长导管内产生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5A  排尽空气;

6)该反应放出大量热(节约能源);

7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为氨气;

②Mg+2HClMgCl2+H2↑;

8充分反应,防倒吸;

②62.5%

产生的氨气未能全部被吸收.

【点评】本题以氮化镁的制备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实验装置的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等,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学生基本扎实的基础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的定义

 

◎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的知识扩展
a)原理和药品: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b)装置: 也可用启普发生器。

c)现象:块状固体不断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d)注意事项:反应物不能用浓盐酸、硫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硫酸不会挥发,但会生成硫酸钙沉淀,沉淀的硫酸根附着在
碳酸钙(或石灰石)表面,使碳酸钙(或石灰石)与酸的接触面积变小,最后反应停止!
e)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的特性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

1.原理和药品: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2.装置:固液混合不加热
(1)发生装置
 
A装置为简易装置,不便于加液体;
B,C使用了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使用B、C装置时应注意,长颈漏斗下端管日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D装置使用了分液漏斗,便于加酸,还可以利用活塞控制反应。
(2)收集装置: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其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如图:

3.现象:块状固体不断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4.检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5.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的火焰熄灭,证明已集满。

6.实验步骤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装入石灰石(或大理石);
c. 塞紧双孔塞;
d.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稀盐酸;
e.收集气体;
f.验满。 

7.注意事项:反应物不能用浓盐酸、硫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不纯;硫酸不会挥发,但会生成硫酸钙沉淀,沉淀的硫酸根附着在碳酸钙(或石灰石)表面,使碳酸钙(或石灰石)与酸的接触面积变小,最后反应停止!

◎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的知识点拨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选择:

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注意:
(1)不能选用稀硫酸,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橙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2)不能选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得不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3)不能用碳酸钠代替石灰石,因为反应太剧烈,产生的气体难以收集。反应速率的快慢与反应物的质量分数和接触面积有关。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物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反之,则越慢。
各组物质反应情况如下表所示:
药品 反应速率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石灰石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的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学习和对比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验证方法,进一步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通过多种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的分析,得出选择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原理制备二氧化碳的原因。
3、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学习,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引导得出实验室制备气体时还需要考虑的一些基本因素,使知识得到整合和升华。
◎ 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
课时要求:90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5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难度:
使用次数:104
更新时间:2009-03-14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苏半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