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九下 第九单元 溶液
>
溶液的浓度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96
更新时间:2018-04-17
纠错
1.

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需称取氯化钠 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题
知识点:溶液的浓度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答案】1)②①⑤③④  ① 2)广口瓶  330 3凹液面最低处 (4 AD

【解析】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故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⑤③④。称量时应该“左物右码”,故①操作错误。

2)图是盛氯化钠固体的试剂瓶,为广口瓶。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

350g6%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为50g-3g=47g,体积为47ml,应选用50ml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仰视或俯视。

4A项,氯化钠固体不纯,称取的固体中纯净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B项,砝码生锈后质量增加,用生锈砝码称量致使所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增加,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C项,溶液配制完成,质量分数不随溶液体积改变而变化,故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项,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水的质量偏大,从而使溶液的质量偏大,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故选AD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浓硫酸的稀释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浓硫酸的稀释的定义
浓硫酸:
     俗称坏水。坏水指浓度大于或等于70%的硫酸溶液。浓硫酸在浓度高时具有强氧化性,这是它与普通硫酸或普通浓硫酸最大的区别之一。同时它还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难挥发性,酸性,稳定性,吸水性等。
◎ 浓硫酸的稀释的知识扩展

a)浓硫酸稀释的步骤:浓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
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

b)浓硫酸密度比水大得多,直接加入水会使水浮在硫酸表面,大量放热而使酸液沸腾,造成事故。

◎ 浓硫酸的稀释的特性
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如下图)。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

切记“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注酸入水不断搅拌
◎ 浓硫酸的稀释的教学目标
1、能够比较系统的了解硫酸的性质,特别是浓硫酸的特性。
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熟练掌握浓硫酸稀释的正确方法。
◎ 浓硫酸的稀释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
课时要求:30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溶液的浓度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钟文静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