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九下 第十单元 酸和碱
>
酸和碱单元测试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34
更新时间:2017-08-10
纠错
1.

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

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如表:

试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 

则盐酸过量

如果 成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氢氧化铜

4)如图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试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 (填序号).

查看答案
题型:实验题
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解答;

2)根据酸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气泡设计实验;

3)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pH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碱性减弱,盐酸过量,溶液的pH7解答.

【解答】解:(1)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震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溶液一定不显碱性,所以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

2)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如果有气泡冒出,则盐酸过量;如果没有气体生成,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A、酸能与生锈的铁钉反应;

B、碳酸钠粉末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硫酸钠粉末与酸不反应;

D、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铜和水.

4)氢氧化钠溶液的pH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碱性减弱,盐酸过量,溶液的pH7

答案:

1)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溶液一定不显碱性,所以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有剩余;

2

试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 有气泡冒出

则盐酸过量

如果 没有气体生成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C

4C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海水“制碱”的原理和过程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海水“制碱”的原理和过程的定义
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
本法以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以氨气为媒介来生产纯碱,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好,纯度高(纯碱即由此得名)。

侯氏制碱法:
     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于四十年代研究成功的制碱新工艺,又称"侯氏制碱法".与氨碱法相比,联合制碱法工艺进步了很多.此法保持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一方面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另一方面生产出的NH4Cl可做氮肥,是一种制碱和制氨相结合的联合生产方法.
◎ 海水“制碱”的原理和过程的知识扩展
a)海水“制碱”的方法称为: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
(1)原理: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NH4Cl+NaHCO3↓  
2NaHCO3Na2CO3+H2O+CO2↑;然后2NH4Cl+Ca(OH)2==2NH3↑+CaCl2+H2O
(2)过程:将饱和的食盐溶液在冷却时用氨饱和后在加压下通入CO2(由CaCO3分解而来),由于NaHCO3
溶解度较小而析出,将析出的NaHCO3晶体煅烧,即可制得碳酸钠。母液中的氯化铵加消石灰回收氨,以
便循环利用。制氨盐水先通入氨气,再通二氧化碳。因为氨气的溶解度大,若先通二氧化碳,则有大
部分没有溶解到海水中。
b)侯氏制碱法
第一步是: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
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
的溶解度较小。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
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反应方程式: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②2NaHCO3Na2CO3+H2O+CO2
◎ 海水“制碱”的原理和过程的特性
氨碱法——索尔维制碱法:
(1)原理:NH3+H2O+CO2==NH4HCO3 ;NH4HCO3+NaCl==NH4Cl+NaHCO3↓  
2NaHCO3Na2CO3+H2O+CO2↑;然后2NH4Cl+Ca(OH)2==2NH3↑+CaCl2+H2O

(2)过程:将饱和的食盐溶液在冷却时用氨饱和后在加压下通入CO2(由CaCO3分解而来),由于NaHCO3
溶解度较小而析出,将析出的NaHCO3晶体煅烧,即可制得碳酸钠。母液中的氯化铵加消石灰回收氨,以
便循环利用。制氨盐水先通入氨气,再通二氧化碳。因为氨气的溶解度大,若先通二氧化碳,则有大
部分没有溶解到海水中。

侯氏制碱法:
第一步是: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
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
的溶解度较小。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
在278K~283K(5℃~10℃)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反应方程式:
(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②2NaHCO3Na2CO3+H2O+CO2
◎ 海水“制碱”的原理和过程的考试要求
暂无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酸和碱单元测试
难度:
使用次数:123
更新时间:2009-03-14
加入组卷
题型:简答题
知识点:酸和碱单元测试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传奇ゆ←①璇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