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Mg2+比Mg稳定 D.电子层数相同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Mg2+和Mg两种粒子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镁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据此解答.
【解答】解:A、因它们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质子数相同,故核电荷数相同,正确;
B、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质量几乎相等,正确;
C、镁离子是稳定结构,镁原子易失去电子,不稳定,故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正确;
D、镁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镁离子,二者的电子层数不同,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离子 | 所用试剂 | 方法 | 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Cl- | AgNO3溶液和稀HNO3 | 将AgNO3溶液滴入待测液中,再加稀HNO3 | 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 | AgNO3+NaCl==AgCl↓+NaNO3 |
SO42- | BaCl2溶液和稀盐酸 | 将稀盐酸滴入待测液中,再加BaCl2溶液 | 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 BaCl2+Na2SO4==BaSO4↓+ +2NaCl |
CO32- | 盐酸(或HNO3) 和澄清石灰水 | 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或HNO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Na2CO3+2HCl==2NaCl+H2O+ CO2↑ CO2+Ca(OH)2==CaCO3↓+H2O |
OH- | 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或红色石蕊试纸 | ①将酚酞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②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③将待测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 |
①溶液变红 ②溶液变蓝 ③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 |
H+ | 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 | ①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②将待测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
①溶液变红 ②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 |
NH4+ | 浓NaOH溶液 | 将浓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或用玻璃棒蘸浓盐酸置于试管口) | 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遇到浓盐酸产生大量白烟) | NH4Cl+NaOH![]() |
Cu2+ | NaOH溶液 | 将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 | 生成蓝色沉淀 | CuSO4+2NaOH==Cu(OH)2↓ |
Fe3+ | NaOH溶液 | 将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 | 生成蓝色沉淀 | FeCl3+3NaOH==Fe(OH)3↓+3NaCl |
物质 | 检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典型化学式 |
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 | 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中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2)滴人稀盐酸和BaCl2溶液[或 Ba(NO3)2溶液] |
(1)溶液变红 (2)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自色沉淀生成 |
H2SO4+BaCl2==BaSO4↓+2HCl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
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 | 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中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2)滴人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1)溶液变红 (2)有白色沉淀生成,且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
碳酸盐及碳酸氢盐 | 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中 (1)加稀盐酸或稀硝酸 (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有气体生成,且该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
铵盐 | 将铵盐与碱混合共热 |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 NH4Cl+NaOH![]() |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