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至25日,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在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焰火表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霓虹灯表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音乐喷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气球升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块状固体
C. 加热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考虑;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
【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
B、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B正确;
C、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要用外焰加热,故C错;
D、浓硫酸稀释的方法: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造成实验失败和危险。
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絮凝剂是为了杀菌消毒
B.活性炭净水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C.投药是为了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配水泵输送到用户的水是纯净物
【分析】A、根据加絮凝剂是为了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进行解答;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C、根据投药是为了杀菌消毒进行解答;
D、根据通过配水泵输送到用户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A、加絮凝剂是为了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而不是杀菌消毒,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能净水,故B正确;
C、投药是为了杀菌消毒,而不是降低水的硬度,故C错误;
D、通过配水泵输送到用户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不同而有规律地放置.在做“酸的性质”实验时,实验桌上部分药品的摆放如图.某同学取用Na2CO3溶液后把它放回位置最好在( )
A. B.
C. D.
【分析】在化学药品的保存中,一般根据物质的类别来保存,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利用单质、酸、碱、盐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属于同一类别.
【解答】解: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应将它存放在盐类药品橱中。
A、稀盐酸、稀硫酸均是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均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B、酚酞、石蕊都属于指示剂,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是由金属阳离子和OH﹣构成的,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指示剂、酸、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各种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C.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原子也能够再分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微粒在不断的运动;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据此解答.
【解答】解:A、水结成冰后,水分子在固定的位置运动,故A错误;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属于乳化现象,故B正确;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C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以及溶液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本卷还有2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呜呜呜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