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克木炭在b克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A.大于(a+b)克 B.小于(a+b)克
C.等于(a+b)克 D.小于或等于(a+b)克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当a克木炭和b克氧气恰好反应时,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b)克;当a克木炭或b克氧气有剩余时,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a+b)克。
【答案】D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2X=2Y+3Z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B.在反应中,X、Y、Z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2:2:3
C.该反应可能有单质生成
D.若反应生成了a gY和b gZ,则消耗X的质量一定大于(a+b)g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及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
该反应反应物有一种,生成物为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特征,属于分解反应,A正确;
由反应的表达式可知,反应中X、Y、Z的粒子数目比=2:2:3,B正确;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反应物一定为化合物,生成物可能为单质,也可能为化合物,C正确;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生成a gY和b gZ,则消耗X的质量等于(a+b)g,D错误。
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燃料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 D.提高水壶的温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产
【答案】A
【解析】A.根据题意而知,燃料燃烧时生成炭黑,只能推断出燃料中含有碳元素,选项错误;
B.用水壶烧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不能说明然聊斋含有氢氧元素,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选项正确;
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补充大量的氧气,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选项正确;
D.炭黑分解的温度大约是450~500℃,木材燃烧的火焰温度大约是600~800℃,故提高水壶的温度可以减少碳黑的生成,选项正确。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答案】D
【解析】3g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8.8g和水5.4g,所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8.8g二氧化碳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5.4g水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碳、氢盐酸的质量和为:2.4g+0.6g=3g,所以纯净物中只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故A选项正确;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氧气的质量为8.8g+5.4g-3g=11.2g,所以反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1.2:8.8=14:11,故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反应中氧气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故C选项正确;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
,故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选项 | 实验事实 | 观点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 |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
B | 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 分子是可分的 |
C |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
D | 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 | 微粒间有间隔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现象与结论。铁在氧气中燃烧时,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该变化可作为质量守恒定律的证据,A正确;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为氢原子和氧原子,B正确;白糖加入水中后不久“消失”,说明糖分子和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正确;
相同体积的苯和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增大,不能说明构成苯的苯分子和构成冰醋酸的醋酸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D错误。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陈思璇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