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时,向盛有10 g水的烧杯中加入13 g固体甲,搅拌后固体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固体析出,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点表示甲的溶解度为98 g
B.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甲的溶解度
C.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
D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
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40 ℃时,ZnSO4的溶解度41 g
A
如图为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15 g 甲充分溶于水可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10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 g
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
D.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
C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
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甲、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A
本卷还有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沈春荣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