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瓷碗破碎 B.石蜡熔化 C.纸张燃烧 D.湿衣晾干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纸张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湿衣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具有氧化性 B.硫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 D.硫粉是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氧气具有氧化性,是通过氧气具有助燃性表现出来的,故A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学变化,所以硫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
C、铝燃烧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学变化,所以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
D、硫粉是淡黄色粉末状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给液体加热,不能选用的仪器是( )
A.试管 B.量筒 C.烧杯 D.蒸发皿
【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试管、烧杯、蒸发皿是可以给液体加热的仪器,量筒不能用于加热.
【解答】解:试管和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液体;烧杯可以垫石棉网加热液体;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不能加热用.
故选B
【点评】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不可用于加热,如果加热就会因为热胀冷缩是测量结果不准确.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A.Si B.Fe C.Al D.O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A、硅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不是硅,故选项错误.
B、铁是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不是铁,故选项错误.
C、铝是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不是铝,故选项错误.
D、氧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很简单,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了解元素的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关于氧气的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能供给人类和动物呼吸
B.氧气能够支持许多可燃物质的燃烧
C.氧气可以用于炼钢
D.氧气能够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考点】氧气的用途.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氧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全面把握氧气.物理性质方面: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等;化学性质方面:能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能氧化很多物质等;用途方面: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纯氧作为医疗急救用品,氧气还可以支持燃烧,及用于气焊,火箭推动剂等.这些用途一般都是利用氧气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放出热量这一性质.
【解答】解:A、动植物和人的呼吸就是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故A正确;
B、氧气能支持燃烧,故B正确;
C、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用于炼钢,故C正确;
D、二氧化碳能够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不是氧气,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但难度不大.
本卷还有2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里新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