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6山东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119760
2016山东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119760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6-07-27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0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难度:
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使用次数:18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利用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是镁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A错;

B、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利用了钨的导电性和熔点高,所以钨用于制作白炽灯丝是由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故B对;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所以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由小苏打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C错;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是由氮气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D错.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

蔗糖分子受热分解了

B

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它们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

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D

装有红磷的密闭氧气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

反应前后瓶中分子总数不变

AABBCCDD

难度: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使用次数:10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分析】根据微粒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原子的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间隙,都是不断运动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解答】解: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受热时运动的速率加快,蔗糖分子通过运动分布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所以,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蔗糖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故A解释错误;

B、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中都含H+,具有相似的性质.所以,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B解释正确;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受热时运动的速率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水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运动到空气中.所以,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故C解释错误;

D、由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所以,装有红磷的密闭氧气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故D解释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原子等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不属于分类方法的是(  )

A.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C.人体中的元素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难度:
知识点:有机合成材料
使用次数:11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分析】A、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考虑;B、根据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考虑;C、根据人体中元素含量不同进行分类;D、空气的组成不是分类方法.

【解答】解:A、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这属于物质的分类,故A属于分类方法;

B、有机高分子材料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只包含这两类,故B属于分类方法;

C、根据人体中元素含量不同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故C属于分类方法;

D、空气可分为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这属于物质的组成,并没有分类,故D不属于分类方法.

故选D

【点评】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物质的组成、性质不同可以对物质进行不同的分类.

 

4.

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O2+3H2CH3OH+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

B.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

C.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D.属于复分解反应

难度:
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使用次数:10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分析】A、根据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可知该反应物能吸收二氧化碳;B、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考虑;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考虑;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A、二氧化碳含量多了会造成温室效应,该反应能吸收二氧化碳,且生成甲醇和水,所以为CO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故A正确;

B、钌﹣膦铬合物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B错;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故C错;

D、反应物中有单质,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必须是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D错.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变,知道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类型.

 

5.

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0

DNa+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难度:
知识点: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分析】A、根据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元素的名称、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都是3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BLiBe均为金属元素,但硼(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镁原子、氢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氢离子,则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80,故说法说法错误.

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去1个、3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Na+Al3+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进行解题的能力,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本卷还有1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8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基础
1
5.55%
容易
5
27.77%
中等
11
61.11%
偏难
1
5.55%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0
55.55%
填空题
5
27.77%
综合题
2
11.11%
实验题
1
5.5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5.55%
分子和原子
1
5.55%
有机合成材料
1
5.55%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
5.55%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
2
11.11%
溶液单元测试
1
5.55%
酸和碱单元测试
2
11.11%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5.55%
未分类
3
16.66%
常见的酸和碱
1
5.55%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1
5.55%
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
1
5.55%
制取氧气
1
5.55%
化学式与化合价
1
5.5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杨文倩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