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分子与原子》专项试题带解析
《分子与原子》专项试题带解析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5-09-08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9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各种粒子,不带电的是(  )

 

A.

原子核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难度:
知识点:原子的结构
使用次数:7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考点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原子不显电性,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原子不显电性,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A、原子核带正电,故选项错误.

B、质子带正电,故选项错误.

C、中子不带电,故选项正确.

D、电子带负电,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粒子的带电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这三种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是静止的

 

B.

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

 

C.

同一元素的两种粒子,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D.

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其性质发生了改变

难度: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使用次数:15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解答;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

C、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解答.

解答:

解:

A、构成物质的微粒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而离子也是运动止的,故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种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和臭氧分子,故正确;

C、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若两种原子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故正确;

D、当原子失去或者得到电子后,变成了离子,性质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答案: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的概念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单质的特征等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在加压条件下,6000L氧气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由此推断氧气分子变小了

 

B.

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由此推断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推断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此推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

难度: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使用次数:14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根据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是因为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些盐的溶液也显碱性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氧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故选项解释错误;

B、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速度更快,是因为受热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故选项解释错误;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有些盐的溶液也显碱性,例如碳酸钠,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中和反应的概念、酸碱指示剂的有关知识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

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难度: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使用次数:19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组成不变,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进行解答.

解答:

解: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组成不变,故符合此条件的只有C.

故选C

点评:

知道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5.

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难度: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使用次数:10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考点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是因为涂改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气味.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再分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本卷还有17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22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4
18.18%
容易
14
63.63%
基础
4
18.18%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9
86.36%
填空题
2
9.09%
简答题
1
4.54%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原子的结构
5
22.72%
分子和原子
16
72.72%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
4.54%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