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世纪金榜】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
【世纪金榜】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与灭火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4-11-07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认识各种图标对保护自身和他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图所示图标指的是(  )

A.腐蚀品        B.有毒品

C.当心爆炸                  D.禁止烟火

难度:
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使用次数:11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D。本题考查与人身安全有关的图标认知,图中所示图标是禁止烟火。

2.

“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难度:
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使用次数:18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D。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能随意升高或降低,AB;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和煤的形状无关,C错。

3.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国家对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有严格规定。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液化石油气                B.二氧化碳

C.汽油                      D.面粉

难度:
知识点: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使用次数:17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B。可燃气体和面粉、煤粉等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此不会爆炸。

【易错提醒】“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常见的爆炸分为两种:

(1)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发生燃烧,放出热量没有及时扩散,使生成的气体物质急剧膨胀引起的爆炸,这是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

(2)气体物质在有限的密闭容器内,因受热体积急剧膨胀引起的爆炸,这种爆炸属于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蒸气锅炉爆炸等。

4.

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难度:
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使用次数:17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A。本题考查燃烧和灭火的有关知识。火上浇油是为燃烧提供了可燃物,与隔绝空气无关;风助火威是指风大,空气流动快,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使燃烧更剧烈;釜底抽薪是指把柴火从锅底抽掉,燃烧不能继续进行,从而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钻木取火是指摩擦产生的热量达到了木头的着火点,木头就能燃烧。

5.

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拨打119火警电话

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用水灭火

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救援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难度:
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使用次数:16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B。本题以常见的人身安全为载体,考查有关燃烧、灭火及人身安全知识。要明确家用电器着火,一定要先切断电源,然后灭火,不能因灭火引发触电等其他安全事故。故选B

【方法归纳火场自救的科学方法

(1)如果火势不大,根据起火的原因,用适当的灭火器材和方法扑灭;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可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救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2)着火时,要迅速判断安全出口。

(3)如果房间内部着火,不能随便开门,以防空气流通火势更大甚至发生爆炸。

(4)有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减少有毒物进入体内。

(5)房间内燃烧,由于空气的对流,上层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浓度大,所以逃生时应弯腰前进。

本卷还有1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8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基础
3
16.66%
容易
10
55.55%
中等
5
27.77%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2
66.66%
填空题
5
27.77%
实验题
1
5.5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燃烧和灭火
16
88.88%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
5.55%
燃料及应用单元测试
1
5.5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蔡海燕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