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的钢瓶上应注明的气体名称是 。
分析:这是一道识图题,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该气体在登山、潜水、医疗等方面都有应用。再联想氧气能供给呼吸,人和动物都离不开氧气,从而猜测该气体可能是氧气。还可以看到宇航、气焊等方面也有应用。又可以联想到氧气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作助燃剂,如火箭的升空、富氧炼钢、气割气焊中氧炔焰等。由此可以确认该气体就是氧气。
新兴的氧气消费已形成一股新潮流。早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保尔·伯特首先发现,如果动物呼吸纯氧会引起中毒,人类也有同样的现象。所以,潜水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可携带有 (填空气或纯氧)的装备即可。为什么?
纯氧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若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可以按照下图所示的各步操作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所示实验操作中,要使集气瓶内充满水而不留有空气,应如何操作?
(2)图D 所示实验操作中,当集气瓶内即将充满氧气时,要使集气瓶内充有尽可能多的氧气,应该如何操作?
(3) 图E中,应选用 (填a或者b) 方式放置已充满氧气的集气瓶。
分析:水的密度远大于空气,要想把空气排净,只需想办法瓶中充满水即可,又由于氧气的密度远小于水,要想收集更多的氧气,只要想办法让氧气多进入集气瓶中排净水。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按照图E b 的方式放置,氧气在下,就非常容易从集气瓶中逸出。
答案:(1)首先将集气瓶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磨砂面盖住一小部分瓶口,然后沿着水平方向推动玻璃片把瓶口全部盖住。(2)应该将集气瓶扶直(扶正)(3)a
在学习中要不断总结、归纳,发现规律,解题就会简约化。例如,在标准状况下,各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密度、实验室收集方法如下表所示,通过比较找出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 | 相对 | 标准状况下的密度(g/L ) | 收集方法 |
空气 | 29 | 1.293 | |
氧气 | 32 | 1.429 | 向上排空气法 |
二氧化碳 | 44 | 1.964 | 向上排空气法 |
氢气 | 2 | 0.089 | 向下排空气法 |
(1)你发现的规律是 ;
(2) 实验室制取氨气(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并且易溶于水),用 法收集。
分析:此题比较相对分子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密度就越大.所以比较气体密度或者实验室收集方法(排空气法),只要知道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作出判断。
答案:(1)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密度就越大。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9的气体,可以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气体,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 溶液或加热 的方法制取氧气,两个反应均属于 反应。在两个反应中,都接触到一种物质,它的名称叫做 。在前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在后一个反应中,它是该反应的 。
双氧水 高锰酸钾 分解 二氧化锰 催化剂 生成物
本卷还有1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宁国远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