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应树立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的理念。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能源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 .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污染
D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B
【详解】 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能源,符合理念,此选项正确;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土污染,不符合理念,此选项错误;
C 、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污染,符合理念,此选项正确;
D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符合理念,此选项正确。
故选 B 。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列管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所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下列关于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被称为 “ 策划药 ”“ 实验室毒品 ”
B .从流行时间上看,新精神活性物质属于第三代毒品
C .新精神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不法分子通常把它们伪装成 “ 跳跳糖 ”“ 奶茶 ”“ 曲奇饼干 ”“ 巧克力 ”
D .以上选项都是
D
【详解】 A 、 “ 新精神活性物质 ”, 又称为 “ 策划药 ” 、和 “ 实验室药品 ” ,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列管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所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说法正确;
B 、从流行时间上看,新精神活性物质属于第三代毒品,说法正确;
C 、新精神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不法分子通常把它们伪装成 “ 跳跳糖 ”“ 奶茶 ”“ 曲奇饼干 ”“ 巧克力 ” ,说法正确;
D 、根据分析可知,以上选项都是。
故选: D 。
经 “ 敲打 ” 合成的三角烯( C 22 H 14 ),其分子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在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三角烯由 36 个原子构成
B .三角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78g
C .三角烯属于有机物
D .三角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22 : 14
C
【详解】 A 、三角烯是宏观概念,原子是微观概念,应该描述为:一个三角烯分子由 36 个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 “1” ,不是 “g”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不符合题意;
C 、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符合题意;
D 、三角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A . 探究燃烧条件
B . 验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硬水软化
D .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A
【详解】 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此实验能够完成探究燃烧条件的目的,选项正确;
B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发出的氨气如图只能在大烧杯中,无法运动到烧杯外与酚酞相遇使其变红,故无法通过实验现象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选项错误;
C 、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物,但无法除掉水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无法将硬水软化,选项错误;
D 、铁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证明铁比银的活动性强,铜不能与硝酸亚铁反应,证明铜不如铁活泼,故证明铁最活泼,但无法证明铜和银之间的活动性顺序,则无法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项错误;
故选: A 。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 NaCl 固体中的 CaCl 2 | 依次加入足量水、碳酸钠溶液、稀盐酸,蒸发结晶 |
B | 除去 Fe 粉中混有的 Cu 粉 |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
C | 鉴别 NH 4 NO 3 和 CO ( NH 2 ) 2 固体 | 分别取少量固体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D | 鉴别 Na 2 CO 3 和 NaHCO 3 固体 | 滴加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
A . A B . B C . C D . D
C
【详解】 A 、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但是需要先过滤将沉淀除掉,然后再向滤液加入盐酸除掉剩余的碳酸钠最终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故选项错误;
B 、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这样原物质铁被消耗,过滤洗涤干燥的到的是铜不符合除杂目的,选项错误;
C 、硝酸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尿素不能与熟石灰反应,故闻气味现象不同能够鉴别,选项正确;
D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现象相同都有气体生成,无法鉴别,选项错误;
故选: C 。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