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度初中化学灭火练习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度初中化学灭火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22-11-07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20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洒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温度

B .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

C .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一定会燃烧

D .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容易引发爆炸

难度:
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使用次数:18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详解】 A 、水汽化吸热,洒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周围的温度,从而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着火 点,说法正确。

B 、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使可燃物能够充分的燃烧,能够促进可燃物燃烧,说法正确;

C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不一定燃烧,温度还要达到着火点,说法错误;

D 、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压强易骤然增大,容易引发爆炸,说法正确。

故选 C

2.

为探究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的合理做法,小明同学将两只燃烧的蜡烛罩上茶杯,如图所示,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灭低的后灭,同时观察到茶杯底部变黑,由此判断,下列做法中 不正确 的是

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 .以站立姿势跑出

C .弯腰或匍匐逃出 D .淋湿衣服爬出

难度:
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使用次数:11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详解】 A 、实验中在茶杯底部变黑,在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烟尘进入人体,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实验中高蜡烛先熄灭,说明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集中在烧杯上部,故不能成站立姿势跑出,做法中不正确,符合题意;

C 、实验中高蜡烛先熄灭,说明燃烧产生的气体主要集中在烧杯上部,能弯腰或匍匐逃出,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我们穿的衣服也要打湿,防止着火,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3.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 .物质构成

B .性质与用途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汞是由汞分子构成的

原子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做保护气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霓虹灯

C .实验操作

D .实验方法

先查气密性,再装药品 气体先验纯,再点燃

用滴管取液,先伸入液体,后挤压胶头

鉴别 O 2 CO 2 --- 用澄清石灰水 熄灭酒精灯 --- 用灯帽盖灭

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 过滤

A A B B C C D D

难度:
知识点:原子的结构
使用次数:23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

【详解】 A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汞是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氢原子中没有中子,故 A 不符合题意;

B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助燃剂;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做保护气;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可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可制成五彩的霓虹灯,故 B 不符合题意;

C 制取气体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要先验纯,防止爆炸; 用滴管取液,先挤压胶头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故 C 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不能,则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O 2 CO 2 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4.

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身处大火区域时,判明火势大小,顺风逃生

B .在室内发现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机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 .发生火灾时,乘电梯逃生

难度:
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使用次数:19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详解】 A. 火灾发生后,要判明火势大小、火苗燃烧的方向,应当逆风逃生,切不可顺风逃生,该选项说法错误;

B. 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遇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不能打开油烟机,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该选项说法错误;

C.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该选项说法正确;

D. 在火灾情况下,电梯的供电系统会随时断电,或是电气线路被烧毁而停电,电梯受热后其轿厢会失控甚至变形卡住,人在其中很危险;烟雾会向电梯井道内蹿,浓烟很容易进入轿厢,最终导致人窒息而亡,不能乘电梯逃生,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5.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 .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难度:
知识点:溶液的形成
使用次数:15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

【详解】 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B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C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所以灭火只要控制住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即可,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D 、碱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如碳酸钠呈碱性,属于盐,故选项推理不正确。

故选 B

本卷还有3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35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容易
15
42.85%
中等
15
42.85%
基础
5
14.28%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20
57.14%
填空题
15
42.85%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燃烧和灭火
16
45.71%
原子的结构
1
2.85%
溶液的形成
1
2.85%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2.85%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1
2.85%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
8.57%
金刚石、石墨和C60
2
5.71%
水的净化
3
8.57%
氧气
1
2.85%
制取氧气
1
2.85%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
2.85%
元素
1
2.85%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
2.85%
(补充)离子
1
2.85%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
2.8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安沂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