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利用光照使海水升温,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B .利用光照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C .利用海风使海水降温,从而使食盐结晶析出
D .利用光照分解海水,从而制取食盐
B
【详解】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主要是利用阳光和风蒸发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从而使氯化钠结晶出来,利用了蒸发结晶的原理,故选 B 。
食盐加碘可有效补充人体碘元素,所加物质一般为 KIO 3 。 NaCl 和 KIO 3 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KIO 3 | 4.6 | 8.1 | 12.6 | 18.3 | 24.8 | 32.3 |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比数据变化趋势可知,温度对 KIO 3 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
B .在 30 ℃ 时, 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KIO 3 饱和溶液
C .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 10 ℃ ~ 100 ℃ 范围内不出现交点
D .将等质量 40 ℃ 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 , NaCl 析出晶体质量更大
D
【详解】 A 、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对碘酸钾溶解度的影响程度更大,不符合题意;
B 、由表中数据可知, 20℃ 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 40℃ 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故 30℃ 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碘酸钾,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碘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C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 10 ℃ ~ 100 ℃ 范围内,同一温度条件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大于碘酸钾,故该表转化为溶解度曲线图后,在 10 ℃ ~ 100 ℃ 范围内不出现交点,不符合题意;
D 、将等质量 40 ℃ 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 ℃ ,降温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但是碘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故碘酸钾析出的晶体多,符合题意。
故选 D 。
如图为 Na 2 CO 3 和 NH 4 HCO 3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 3 ℃ 时,将 30gNa 2 CO 3 固体加到 50g 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7.5%
B .将 Na 2 CO 3 饱和溶液从 T 2 ℃ 升温到 T 4 ℃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 .将 100gNH 4 HCO 3 饱和溶液从 T 4 ℃ 降温到 T 1 ℃ ,析出 20gNH 4 HCO 3 晶体
D .将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从 T 1 ℃ 升温到 T 4 ℃ ,为使溶液恰好饱和,加入两固体质量相等
D
【详解】 A 、由图可知, T 3 ℃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50g ,则 T 3 ℃ 时,将 30gNa 2 CO 3 固体加到 50g 水中只能够溶解 25g 碳酸钠,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 33.3% ,选项错误;
B 、由图可知, T 2 ℃ 升高到 T 3 ℃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增大, T 3 ℃ 升温到 T 4 ℃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且 T 2 ℃ 、 T 4 ℃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相同,所以将 Na 2 CO 3 饱和溶液从 T 2 ℃ 升温到 T 4 ℃ ,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选项错误;
C 、由图可知, T 4 ℃ 碳酸氢铵的溶解度为 42g , T 1 ℃ 碳酸氢铵的溶解度为 22g ,则将 142gNH 4 HCO 3 饱和溶液从 T 4 ℃ 降温到 T 1 ℃ ,析出 20gNH 4 HCO 3 晶体,选项错误;
D 、由图可知, T 1 ℃ 、 T 4 ℃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相同,则将等质量的两物质饱和溶液从 T 1 ℃ 升温到 T 4 ℃ ,为使溶液恰好饱和,加入两固体质量相等,选项正确,故选 D 。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图 a 表示,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B .图 b 表示,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片、锌片
C .图 c 表示,向一定质量的铁片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D .图 d 表示,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晶体
A
【详解】 A 、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镁,镁的质量逐渐减少至零,生成氧化镁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B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片、锌片,镁比锌活泼,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C 、向一定质量的铁片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铁和稀盐酸反应: , 56 份质量的铁置换出 2 份的氢气,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溶液质量不断增加,待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质量继续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变小,不符合题意;
D 、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蔗糖晶体,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故溶液质量不断增加,待蔗糖溶液达到饱和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t 1 ℃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 . t 2 ℃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将 t 3 ℃ 时甲、乙的溶液降温到 t 1 ℃ ,都有晶体析出
D .将 t 2 ℃ 时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掉一半溶剂,溶解度保持不变
C
【详解】 A 、由图可知, t 1 ℃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低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 t 1 ℃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选项正确;
B 、由图可知, t 2 ℃ 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 t 2 ℃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此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正确;
C 、由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将 t 3 ℃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 ℃ ,都有晶体析出,选项错误;
D 、将 t 2 ℃ 时乙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掉一半溶剂,溶液的温度不变,则乙的溶解度保持不变,选项正确,故选 C 。
本卷还有3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岳老师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