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错误的是
A .两种溶液混合时,水分子总数不变
B .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和氯离子总数不变
C .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也有水分子
D .两种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
A 【详解】 A.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则两种溶液混合时,水分子总数增加,该反应错误;
B. 由图可知,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和氯离子总数不变,该选项正确;
C. 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该选项正确;
D.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物没有沉淀、气体,且溶液颜色也不变,即没有明显现象,该选项正确,
故选 A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 .酸溶液中一定含有 H + ,含有 H + 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酸
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详解】 A 、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等虽含碳元素但表现出的性质属于无机物,故属于无机物,选项错误;
B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属于盐,该反应生成盐和水,但反应物不是酸和碱,因此不属于中和反应,选项正确;
C 、酸溶液中一定含有 ,含有 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酸,如碳酸氢钠含有氢离子还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故属于盐类,选项错误;
D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物中只含磷元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 .因为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因为一氧化碳有可燃性,所以点燃产生爆鸣声的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
D .因为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所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 【详解】 A 、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是一种盐溶液,但该溶液呈碱性,选项错误;
B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的混合物中也只含有氧元素一种元素,选项错误;
C 、具有可燃性的气体除一氧化碳外,还有氢气、甲烷等气体,所以点燃产生爆鸣声的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选项正确;
D 、由化学方程式: NaOH + HCl = NaCl + H 2 O 可知,反应中 NaOH 与 HCl 的质量比为 40 : 36.5 ,则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盐酸剩余,溶液呈酸性,选项错误;
故选 C 。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图中 a 点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B .图中 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一种溶质
C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 .由 b 点到 c 点的变化过程中,硫酸钾的质量保持不变
D 【详解】 A 、图中 a 点处溶液的 pH 大于 7 ,溶液呈碱性,则向图中 a 点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选项错误;
B 、图中 c 点所示溶液的 pH 小于 7 ,溶液呈酸性,其中含有剩余的硫酸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钾两种溶质,选项错误;
C 、由图可知,实验开始时溶液的 pH 大于 7 ,实验后溶液的 pH 小于 7 ,即实验是将硫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钾溶液的烧杯中,选项错误;
D 、由图可知, b 点处溶液的 pH 等于 7 ,氢氧化钾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在加入硫酸不再发生反应,则由 b 点到 c 点的变化过程中,硫酸钾的质量保持不变,选项正确;
故选 D 。
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合理的是
A .常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降低环境中酸或碱的含量
B .发生中和反应后,溶液一定呈中性
C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在中和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可能改变
【详解】 A 、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需要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降低环境中酸或碱的含量,例如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来改良土壤。选用熟石灰等碱性物质除去土壤中过量的酸,故 A 说法正确;
B 、发生中和反应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取决于酸和碱的相对用量和所得盐溶液的酸碱性,故 B 说法错误;
C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生成了盐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故 C 说法错误;
D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一种,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可能改变,故在中和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改变,故 D 说法错误;
故选 A 。
本卷还有3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李应兰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