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0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练习10988
2010人教版初中化学专题练习10988
初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0-04-28
题号
评分
一、实验题 (共8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小雨对爸爸给患病的奶奶购买的“便携式制氧器”(如图1),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如图2)和所用的药品。药品中甲剂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作制氧剂;乙剂是黑色固体,作催化剂。

1                              2

【提出问题】 甲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过碳酸钠是白色颗粒状固体,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可用于制取氧气。

【设计与实验】小雨把甲剂和乙剂带到实验室与黄老师共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验证出甲剂是一种钠盐后,小雨接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甲剂和乙剂制取并验证氧气。

3

1根据图2得出:组装气体发生装置时应选择图3所示的仪器:         (填字母),该装置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2)装置连接完毕,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3)小雨认为氧气是由过氧化氢在乙剂催化下产生的,其化学方程式为                 

4)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实验二]检验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检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步骤二

将步骤一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小雨得出甲剂是过碳酸钠。

【反思与评价】小方认为小雨的结论不够严密,你认为严密的结论应该是         

难度:
知识点:制取氧气
使用次数:17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实验一]1ABCFG ACEG   二氧化碳或氢气 2)气密性  

32 H2O2  2 H2O +  O2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实验二] 结论:实验一反应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反思与评价]甲剂一定含有钠、碳和氧三种元素(或甲剂可能是过碳酸钠)

2.

某小组同学对废干电池筒内的黑色固体(内含有MnO2NH4ClZnCl2)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操作③灼烧滤渣黑色固体时,会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由此推测滤渣

中除含有MnO2外,还存在的物质是                

(2)已知在氯化锌溶液中逐滴滴入稀氨水,先生成Zn(OH)2白色沉淀,然后溶解生成可溶于水的Zn(NH3)4Cl2。同学们对操作②的滤液中的成分进行探究。

 

验证方法

现象

判断

猜想I:主要成分

为氯化铵

取少量滤液加入NaOH固体,并加热

未闻到明显的氨的

刺激性气味

猜想:主要成分

为氯化锌

                  

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来沉淀又溶解。

猜想成立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滤液中                 

难度:
知识点:未分类
使用次数:12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⑴碳  ⑵猜想Ⅰ成立   取少量滤液,然后加入稀氨水至过量。主要成分为ZnCl2

3.

同学为了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了猜想: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一氧化碳。

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① 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② 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请你回答:

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若不严谨,请作补充。

2)请指出该实验装置的不足                                                

                                                         

难度:
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使用次数:15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1分)不严谨   还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2(2)该装置的缺陷是:

① 若产生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则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若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则无法验证

4.

小明学习了NaOH的性质后, 为了探究CO2NaOH是否发生反应时,设计出下列三种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写出上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                             。实验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                ,改进后能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检验CO2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并将有关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难度:
知识点:常见的酸和碱
使用次数:11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a烧杯;b胶头滴管(或滴管)

2)实验①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实验③小气球鼓起来 

3)矿泉水瓶;矿泉水瓶变瘪(或其它合理答案)

4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先加氯化钙溶液;再加稀盐酸。

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气体。

氢氧化钠中有碳酸钠生成。

5.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1)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2分)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为验证猜想,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难度:
知识点: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使用次数:15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方案一: (1) 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将试纸颜色与比色卡对照读出pH                    。(2分)

(2)  排除因稀释而使溶液pH减小的因素  

方案二 (1)    除氧和隔氧          (2)           

 (3) 取上述溶液加水稀释后,再滴加无色酚酞       溶液呈红色      

本卷还有1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7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容易
7
41.17%
中等
8
47.05%
偏难
2
11.76%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实验题
8
47.05%
填空题
3
17.64%
选择题
2
11.76%
综合题
2
11.76%
简答题
2
11.76%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制取氧气
1
5.88%
未分类
2
11.76%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
11.76%
生活中常见的盐
4
23.52%
常见的酸和碱
2
11.76%
酸和碱单元测试
1
5.88%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2
11.76%
金属及金属材料单元测试
1
5.88%
金属的化学性质
1
5.88%
氧气
1
5.88%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魏泽林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